- Published on
【事实】别让大猩猩比你更懂世界
- Authors
- Name
- 小土刀
- @wdxtub_com
我们每天都在做判断。做决策,做产品,做管理,甚至点个外卖,都得靠“认知”来驱动。而你有没有想过:你的这些判断,可能还不如一只大猩猩乱蒙来得准?
这不是开玩笑。
这本书的作者,年复一年地在全球做一个看似简单却令人尴尬的测试:问大家关于世界的基础事实,比如贫穷人口比例、儿童疫苗接种率、全球寿命等。结果是——无论是哈佛学生还是政策制定者,他们的回答普遍比随便乱猜还要糟。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“世界观”,其实是陈旧的,是停留在我们学生时代甚至更早的认知上的,而这个世界,早已翻天覆地。
你的认知被“恐惧+情绪”劫持了
人类有几个非常“朴素”的思维陷阱,作者称之为“本能”:一分为二、负面思维、直线思维、规模错觉、单一视角……
这些陷阱不但让我们误判世界,也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反复踩雷。
比如我们习惯把世界划分为富国 vs 穷国,但现实中,中等收入国家人口占比早已超过七成;我们看到媒体铺天盖地的坏消息,就觉得世界在变糟,但其实很多指标(比如儿童死亡率、教育普及率)都在稳步改善,只是没人报道罢了;我们喜欢用“这事一定是某个人搞砸了”来归因,却忽略了系统性的失误才是罪魁祸首……
可怕吗?比“世界末日”更可怕的,是你用旧地图在开车,还以为开得贼稳。
实事求是:不是口号,是心法
如果非要给这本书总结一个关键词,那就是“实事求是”。但这四个字,绝不仅仅是写在校训或标语里,更应该像健康饮食和运动一样,变成我们每天的认知习惯。
实事求是的第一步,就是“更新知识”。
你不是不懂世界,而是你懂的世界已经过时了。
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,大多经过媒体、社交网络的过滤,天然倾向夸张、冲突、情绪化。要对抗这种“信息偏食”,就要主动摄取完整的数据、趋势和背景,而不是只吃“爆款新闻”。
其次,是“接受复杂”。
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。一个政策,可能既有收益也有副作用;一个国家,既有进步也有挑战;一个员工,既有能力也有短板。拒绝一分为二的简单划分,才是成年人处理复杂现实的开始。
最后,是“保持好奇和谦逊”。
不要轻易贴标签,不要动不动下结论。尤其当你看到一个“惊人”数据或者“震撼”结论时,记得问一句:“跟什么比?这个数重要吗?它是极端个例还是主流趋势?”
管理者的“必修思维”
为什么我要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的管理者和创业者?因为我们面对的不只是复杂世界,还有复杂人性、复杂系统。
一个不实事求是的管理者,可能会:
- 把离职归因于“员工不忠”,而不是管理机制的缺陷;
- 在战略上只看单点突破,却忽略整体生态的演变;
- 在 KPI 和 OKR 上反复“冲数”,却忽略长期健康趋势……
而一个实事求是的管理者,会:
- 用数据说话,但不被单一数字左右;
- 理解极端案例的价值,同时也明白它未必代表主流;
- 在资源分配上遵循二八原则,而不是一碗水端平;
- 在组织里培养基于事实而非情绪的沟通文化。
说白了,实事求是,是领导力的基础认知结构。如果你认知错了,一切策略和执行都是南辕北辙。
别做“世界观停在大学时”的人
这本书会让你怀疑人生,也可能让你有点小愤怒——“我居然一直错得这么离谱?”
但正因为如此,它才真正有价值。
真正能改变认知的书,不是让你“啊哈我懂了”,而是让你“哎呀我居然错了”。如果你愿意花 5 分钟读这篇文章,那我更建议你花 5 小时读完这本书。然后,你会发现,自己的世界观,居然有这么多地方需要重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