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blished on

【成交】情感让人掏钱

Authors

“你说得都对,但我还是不买。”

这句话,你听过几次?

省流版:在一个崇尚数据、模型和PPT的时代,我们太容易陷入“逻辑闭环”的自我感动。但客户不是数据库,他们是人。是会被好故事打动、会为服务点赞、会因为“那一瞬间的感觉”而掏钱的人。

就像那句被反复引用的话:

逻辑使人思考,情感驱人行动。

光讲逻辑,是不够的。

情感的战场,从第一眼开始

很多人以为成交发生在签合同的那一刻,其实早在客户第一次“听说你”的时候,这场战争就已经打响。

他们看到的是你官网上的排版、销售的语气、客服的响应速度、办公区是否干净、你第一句说的“您好”有没有眼神交流。

听起来像恋爱,但这真的很像恋爱。

第一印象是筛选机制,后续体验是情感积累,推荐则是关系的升华。

这一切组成了“客户忠诚的循环”,从第一印象到成交,从成交到复购,每一个触点都在说一句话:“我们值不值得你喜欢?”

销售不是说服,而是解除三座大山

大多数销售失利,并不是因为产品不好,而是因为没能拆掉这三座山:

  1. 抗拒:“别来推销我。”客户的本能是防御。销售如果像个话痨,会触发客户的自卫系统。
  2. 怀疑:“你说得都好听,但是真的吗?”客户需要故事、数据和“别人说得好”来确认自己不是在上当。
  3. 惯性:“我确实需要,但懒得换。”别低估人类对“原地不动”的执念,哪怕明知道眼前这口锅是漏的。

这三种阻力,在成交前后都可能出现,关键在于:你有没有为它们准备情感上的解药?

情绪的“点穴术”,从三个问题开始

想让客户走进你搭好的舞台,先别急着演PPT。问问自己:

  1. 他们第一次看到我们时,感觉怎么样?
  2. 我们有没有留下任何值得讲述的体验?
  3. 我们有没有一个“让人愿意推荐”的理由?

如果你回答不上来,别急着改功能,先改体验。

逻辑证明你是对的,情感证明你是值得信赖的。

推荐不是一句话,是一段小剧场

“他们服务很好。”这句话推荐力等于零。

真正有力量的推荐,是有画面感的:

“那次我着急上线一个项目,凌晨一点他们还在帮我调接口,第二天居然还带着方案给我打回访电话。”

一段细节远胜十句“我们很专业”。

所以,不要等客户自己去“编故事”。你要做的是创造那些值得被讲述的时刻

  • 提前准备小惊喜;
  • 出其不意地做一些“不该你做但你做了”的事情;
  • 在售后环节继续存在,而不是人间蒸发。

三件事,每天做,比策略都管用

别把客户忠诚当成战略项目,它是每天15分钟就能积累起来的情感资产。

你可以从这三件小事开始:

  1. 今天,有没有一个客户因为我们的服务感到“超出预期”?
  2. 有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加入“值得讲述的瞬间”?
  3. 有没有一个竞争对手做得比我们好,我们可以学习?

这三个问题,带着团队天天聊,天天做,一年后你会惊讶自己多了多少“铁粉”。

写在最后:逻辑是骨架,情感是肌肉

你的客户不是Excel里的一行数据,而是有情绪、有偏好、有朋友圈的人。

他们思考的时候靠逻辑,但行动的时候靠感觉。

所以别再用“理性模型”去销售产品,用“情绪剧本”去打动人心。毕竟,把人从A点推到B点的,从来不是“你说得对”,而是“我觉得你懂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