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blished on

【投资中最简单的事】从实业视角理解行业护城河

Authors

省流版:投资不只是低买高卖的游戏,更是“识门槛、辨格局、看现金流”的功夫活。数月亮,才能少翻船。

在投资圈,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比喻:“数星星”的活辛苦不赚钱,“数月亮”的活赚钱不辛苦。 但真正理解这个比喻的人,并不多。

如果你是基金经理,这种认知可能决定你的长期回报;如果你是创业者,这种认知也决定了你选赛道的成败。

那问题来了:我们怎么知道一个行业到底有没有“月亮”?

一、门槛,才是最实用的“风口指标”

有些人喜欢成长性,觉得赛道越新越性感;而高手们,反而更爱“门槛”。为什么?
因为成长是未来式,是小作文;而门槛是现在式,是财报里的数字。

门槛的好处很朴素:能挡人。挡谁?挡后来者。

看看空调、冰箱、白电这些行业的发展路径你就懂了:在2000—2005年,高速增长却利润低;2006年后,小厂被清洗,龙头企业护城河显现,利润爆发,市值飞起。

所以,有门槛,才有可能“数月亮”;无门槛,只能跟风追星,最后累成泡沫。

判断门槛的几个小工具:

  • 看行业集中度是否在提升?
  • 龙头的议价能力是否显著?
  • 是否存在规模效应、网络效应或技术壁垒?
  • 有没有“复购+黏性+转移成本高”的铁三角?

你会发现,真正赚钱的企业,往往做的是“别人做不了、自己能重复做”的事情。

二、“军阀混战”不如“军阀割据”

市场竞争格局就像打仗:

  • “军阀混战”:每个厂商都想扩张势力范围,价格战、渠道战层出不穷。
  • “军阀割据”:龙头们已经划分完地盘,大家在各自优势区域内稳定赚钱。

啤酒、水泥这类“有销售半径”的行业,集中度不看全国看“地头”。所以,区域龙头比全国二线更值钱。

一个行业从“混战”到“割据”,就是投资的拐点。从抢地盘到守地盘,边际利润就从负数转正。

三、投资的“实业视角”三连问

  1. 这是不是一门好生意?(行业层面)
  2. 这家公司做的事情别人做得了吗?(公司层面)
  3. 这笔钱投进去,能不能赚到现金流?(财务层面)

很多投资人喜欢讲“逻辑闭环”,但你会发现,能闭环的大多是这三点。特别是当你用自己的钱投的时候,逻辑会变得更简单、也更真实。

四、互联网不是万能药,产业互联网也要“数月亮”

互联网“人生人”,本质靠的是网络效应和用户规模带来的体验提升。但你想过没有?为什么网上银行没跑出来淘宝、京东那种巨头?

因为金融的本质是“钱生钱”,是得大户者得天下,靠的是“线下服务+定价能力”,而不是人多。

所以,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互联网颠覆,不是所有数字化改造都有“数月亮”的机会。如果你把互联网工具用在一个“格局未定”的红海里,结果只有一个字:卷。

五、“胜而后求战”比“赌成长”更稳

投资人经常在“未得到”和“已失去”之间跳舞。但真正的高手,总是在“正拥有”里下注。那是格局已经清晰、龙头已现、护城河已筑的时刻。

你问:这样是不是错过了早期成长?

答案是:宁可错过“婴儿期的想象力”,也不要被“青春期的幻觉”骗了钱。 腾讯2005年之后买,茅台2010年之后买,照样翻几十倍。因为——

在好行业中挑好公司,在好价格出现时买入,永远不晚。

六、定价权,才是赚钱不辛苦的源头

当别人还在为降价、补贴、拉流量焦头烂额时,真正的龙头企业早已用“定价权”掌控市场节奏。

你看茅台,它不是不能涨价,而是要防止价格涨太快。这就是:不是价格决定销量,而是定价决定心智。

没有定价权的生意,赚钱全靠命;有定价权的生意,赚钱像收税。

七、尾声:别在星海里迷路,抬头看看月亮

每当你陷入“热门行业”、“概念风口”、“赛道神话”时,记得问问自己:

  • 这个行业有没有护城河?
  • 龙头的格局稳了吗?
  • 如果现在买,未来五年我是不是能睡得着?

聪明的投资人不追风,而是等风停了,看谁还站着。 在众人逃跑的时候,他们不挡路也不跟随,只在地上捡些被遗弃的金银细软。

这叫“人弃我取”,也叫:做一个会数月亮的投资人。